- · 《中国高新科技》征稿要[05/29]
- · 《中国高新科技》投稿方[05/29]
- · 《中国高新科技》收稿方[05/29]
- · 《中国高新科技》栏目设[05/29]
- · 《中国高新科技》刊物宗[05/29]
合肥高新集团王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挖掘机(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LP更青睐哪一类GP?当下DPI、IRR仍旧是LP看中的核心指标吗?瞬息万变的创投市场之中LP自身的诉求又将发生了怎样的迭代和升级? 以下为该栏目第一期:
LP更青睐哪一类GP?当下DPI、IRR仍旧是LP看中的核心指标吗?瞬息万变的创投市场之中LP自身的诉求又将发生了怎样的迭代和升级?
以下为该栏目第一期:
王强:从高新区目前的产业发展来看,投早、投小、投科技依然是主要投资方向,高新集团参与设立的子基金绝大部分可以投早期阶段项目,自管基金50%以上资金投向早期项目。
同时合肥还被誉为“最强风投城市”,合肥高新集团则是这座城市最有代表的缩影,高新区8万户市场主体之中就有超3万家科创型企业,以约占省会城市合肥1%的土地面积创造全市15%的GDP和近20%的税收。
第二阶段是自我提升期。成立自管基金和专业管理团队,并参与设立更多子基金,双线并举围绕高新区科技创新的特点,专注成果转化类项目,投早、投小、投科技,逐步试点投资,提升管理团队投资和管理能力。
王强:第一,GP管理团队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是最基本要求;第二,认可高新区发展理念,高新区的发展理念是以科技创新为主,所以在投资方面主要投创新企业,对传统产业的投资比较少;第三,募资能力强,随着高新区招商引资的项目越来越多,可投项目的标的越来越多,照此发展下去一定会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单靠高新集团自有资金投资能力相对有限,我们也需要募集市场化资金来高新区投资,所以募资能力对于GP非常重要;第四,投后管理服务能力,针对项目短板提供赋能、服务,帮助企业长远发展,这也是投资的初衷,投完不管是不可以的,投后非常重要。
彼时,对于高新集团而言,实际是肩负了成果转化和投资双重职能,一方面在设立天使基金、种子基金、科创基金等专门投向早期的基金时,设置一定的容错率,降低管理团队的投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在投资之前管理团队也会对项目创始人、科研团队进行充分尽调,充分识别风险,筛选优质项目,并采取措施降低投资风险,确保科技成果转化的可行性,这也是对高新集团投资能力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对高新集团“放大作用”的考验。
“资本重生之门”是钛媒体创投家旗下的一档LP对话栏目,每期将邀请一位活跃在一线的LP掌门人进行深度访谈。
论经济实力合肥不及沿海中等市场,论科教资源远不如武汉、南京,却在2020年9月《自然》杂志发布“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排名之中跻身20强,被评为“非一线城市,有着一流的科研”。目前合肥拥有、在建和预研的大科学装置达11个,如今的合肥可以是与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广东深圳相媲美的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
王强:第一是高新区的投资环境、营商环境为创新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土壤。
一座位于安徽中部、江淮之间、环抱巢湖的内地城市,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它用一张“创新”的名片打开了一扇万亿市场的大门,这座城市就是合肥。
让身处一线的创投行业伙伴更清楚地看到深藏幕后的LP们的思考和抉择,共寻开启资本重生之门的密匙。
王强:随着高新区产业的发展,产业集群效应逐渐明朗了起来,所以在投资上我们决定,一方面围绕高新区现有产业生态进行投资,深化科技投资的标签;另一方面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形成更大的产业集群效应,两条线并行前进。
合肥高新集团究竟如何助力高新区发展?打造“创新”名片上有何魔法?既有国有资金又有市场化基金如何平衡风险与收益?钛媒体创投家特邀合肥高新建设投资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王强进行对话。
文章来源:《中国高新科技》 网址: http://www.zggxkjzz.cn/zonghexinwen/2022/0811/1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