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高新区引领区域崛起——记首期国家高新区“创

来源:中国高新科技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5-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8月23日,由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改革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承办的品牌活动“创新双月谈”在北京举行。该品牌活动“创新双月谈”是高

8月23日,由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改革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承办的品牌活动“创新双月谈”在北京举行。该品牌活动“创新双月谈”是高新区改革创新发展和新经济领域的高水平交流平台。本期“创新双月谈”的主题是“国家高新区在区域崛起中的引领发展”。 此次双月谈汇集了来自科技部火炬中心、部分国家高新区的领导以及区域创新领域的专家。会议由高新区改革专委会会长张景安主持,原北京市副市长胡昭广致开幕词,科技部火炬中心书记翟立新,高新区改革专委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王德禄等领导和专家做了发言。 本次会议重点讨论了中国高新区过去20年的特色发展模式和改革创新经验,深入探讨了国家高新区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进一步发挥示范作用,引领区域战略崛起的问题。 中关村、天津、深圳、西安、合肥、济南、广州、郑州、德州等高新区的领导到会,展示了高新区发展的成绩,并提出了对未来高新区创新发展的思考。 创新创业集聚区 张景安指出,高新区是中国火炬计划的一面旗帜,也是中国改革开放辉煌成就的一个亮点,高新区承载着国家的使命,已经成为创新创业的示范区。在先行先试、创新驱动发展中发挥了标志性的作用。此次召开高新区创新双月谈,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国家高新区建设。 北京市原副市长胡昭广提出,习总书记发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号召,这是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深入实际、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个总动员。高新区是创新创业的重要基地,创新是高新区发展始终高举的旗帜,也是我们成长发展的动力。高新区要在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上发挥示范和表率作用,做好创新的先遣队,并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这次由专委会主办、长城战略研究所承办的“创新双月谈”,是高新区改革创新发展和新技术领域的高水平的一个交流平台,今后这样的双月谈应该坚持下去,而且要不断地办出特色,争取成为高新区和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论坛。 科技部火炬中心书记翟立新分析,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一带一路”跟周边国家合作的过程中,都把园区的建设作为一个重点,甚至太多人提出来要建火炬产业园区。高新区确实发展地很有成效。 第一,高新区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数据表明,高新区现在全国146家,去年的GDP达到了8万亿,占全国GDP的11.9%。区内企业上交税费1.4万亿,占到全国税收收入的11.4%。不管是GDP、税收、还是出口,确实能看出来高新区在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格局中举足轻重。 第二,在全国范围来看,高新区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高新区的企业2015年实现利润1.8万亿,增长3.3%。尽管增长不算太高,但还是保持着一个不错的发展态势。高新区的劳动生产率达到30万元/人,是全国全员劳动生产率平均水平的3.9倍。无论是从利润、从劳动生产率、能耗几个方面能看出来高新区的产业发展处在一个比较好的质量和效益水平上。 高新区成为国家创新创业的集聚区。万人从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6倍,全国平均水平是48人;高新区内企业研发内部支出4500多亿,占全国企业研发支出的40.6%,40%以上的研发发生在高新区。 与会人员深入探讨高新区引领区域战略崛起的问题 第三,高新区内的企业研发支出占园区GDP的比重5.6%,去年全社会研发投入是1.4万亿,占全社会GDP的比重是2.1%,我们是全国水平的2.7倍。 第四是专利,2015年区内企业申请发明专利18.7万件,占全国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17%,发明专利授权量占到全国授权量的19.8%,接近20%。万人从业人员拥有发明专利的数量126件,是全国水平的2.5倍。技术合同成交额2635亿元,占全国26.8%。所以无论从人员还是从经费、专利,包括技术转移,在全国的格局里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新经济要求面临挑战 新经济要求下,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高新区下一步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翟立新说,一是要看到尽管高新区还保持了较好的增长,但是增速下滑的趋势还是比较明显。2015年高新区总的GDP增长只有7.2%,全国是6.9%,应该说略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说明高新区在经济放缓的情况下也难以独善其身,还有个别高新区增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 二是高新区的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特别是高新区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方面。当然现在多种模式,有的还是传统的派驻机构,赋予其经济管理权限进行企业化运行、企业化管理的服务机构,还有的就跟行政区划合二为一了,还有其他的一些方式,多种方式并存。各种模式有利有弊,到底哪一种方式在现阶段更加有利于高新区的发展,这个值得深入研究。当时为什么搞高新区?就是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建设一个局部优化的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的环境,所以赋予它很多特殊的功能和管理方面的职能。现在在新的改革驱使之下,如何订立高新区的体制机制确实是一个重大的问题。 三是整个局域的发展中各个地方对高新区的重视程度是非常之高的,也确实在经济下行压力下,特别是传统以GDP和规模扩张为主导的增长方式影响着它,还有一些考核指标对高新区这种特色和功能的发挥有影响。比如说强调规模,强调它的速度,而忽视了高新区本身区别于其他经济园区和开发区的一些特色。 高新区总体来说核心的竞争力还是不够强,特别是好的产业在国际上能够有影响力的、产业特色非常鲜明的、或者说产业集聚度非常高的高新区相对来说还是非常少。现在有一些高新区在这方面有一些进步,但是水平和发展的空间依然很大。 徐冠华表示,高新区应该更加重视人才的培育和引进 高新区的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20多年坚持不懈,确实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创新驱动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别是现在大力发展新经济,如何来重新审视和发挥高新区的功能和作用,以新的体制机制和相应的政策措施推动高新区实现新经济下的发展,在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中继续发挥领头羊或者排头兵的作用,确实值得深入的研讨。 培育独角兽继往开来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王德禄围绕高新区如何继往开来展开讨论。他认为,高新区总结以前的历史要在“一带一路”的意义上进行总结;应该输出高新区的发展经验,不是去建园区,而是要做规划、做实训,做软实力;高新区是新经济引领区,应该探索最新的产业发展和组织形式,鼓励创业,培育独角兽。 王德禄指出,现在中关村出现了一大批独角兽。新一代创业者需要有洞见能力,需要看清楚未来十年产业的变化趋势,而且创业在引领着变化。现代的“独角兽”企业都是引领变革的创业者,是改变世界的创业者,独角兽已然成为新一代创业者的目标;高新区要积极探索最新的产业发展和组织形式,在“一带一路”上把以往的经验输出,去探索最新的产业发展和组织形式,不但引领中国,还要引领世界。大力培育“独角兽”企业,从而引领中国和世界产业发展。 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赵慧君从中关村发展引领新经济情况谈了自己的体会。她指出,中关村是第一个国家高新区,也是第一个自创区,这些年一直坚持改革创新引领区域发展,特别是在现在经济发展进入动力转换的时期。中关村还是依靠改革和创新催生了以互联网跨界融合创新和分享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模式,这种引领新经济的作用、新经济区域发展引领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引领新技术、引领新模式、引领新业态、引领新金融。 各地高新区提出思考 与会专家们重点讨论了中国高新区过去20年的特色发展模式和改革创新经验,深入探讨了国家高新区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进一步发挥示范作用,引领区域战略崛起的问题。各地高新区的领导到会,展示高新区发展成绩,并提出了对未来高新区创新发展的思考。 济南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徐群说,济南高新区围绕发展构建最具有执行力的四大管理体系。一是立足于大部制的行政体系的整合;二是要构造一个富有战斗力的招商服务体系;三是强化社会治理体系;四是有一个高新区的投融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平台,对土地规划、对PPP项目模式的延伸,对参与各种基金的投资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里面最大的亮点是大部制。 “我是开发区的一个老兵,从2003年到开发区工作,对于开发区的整个建设发展,我们始终觉得体制机制和管理制度必须时刻与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才能够促进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才能吸引全球各类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不断的积累,形成良好的创新环境。”合肥高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宋道军说,高新区要坚定不移地推动开发区体制机制和制度的创新,希望通过在外地学习和调研,到年底把高新区做成全新的体制和机制。 天津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聂伟迅在发言中提到,高新区一开始的定位就很清晰,但是往往远行之后忘了自己的身份和属性。高新区的发展不是追求GDP的高速增长和GDP的规模,这不是追求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创新创业的生态,为创业者、创新者营造一个优良的创业环境。定位高新区就是一个创新创业的集聚区,不是一个经济功能区。“要不忘初心,以创新创业生态为使命;坚持服务,以创新浓度聚商为手段;高新区担当重任,以创新发展引擎为追求。” 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副书记王斌认为,国家高新区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是管理者的创新。国家级高新区要搞创新,首先是管理者要创新。管理者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是国家层面的管理,具体的就是科技部的管理者的创新,第二个层面就是基层开发区管委会的干部职工也要创新。这两个方面的创新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形成全面创新。 如何示范创新创业的裂变效应?广州高新区政研室主任陈永品认为,主要是发展共享经济,建议政府进行配置资源。对于如何推广使用创新新产品、新技术,培养独角兽企业的问题,陈永品说,建议要把实用新产品技术的机制研究出来,把它推广出去。 配置资源推动产业创新 “高新区在双创背景下要更好地整合资源。”高新区改革专委会资深副会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胡钰说,高新区过去整合了大量的产业资源,双创背景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智力资源从哪里来,怎么能够成为创新中的创新者,引领中的引领者,高校是非常重要的创新者。去年清华也发起成立了中国高校创新创业联盟,137所高校参与,BAT三大家互联网企业,包括微软、英特尔都参加了。这个是符合创新规律的,创新从本质上是反权威的,反权威的创新者来自于青年人。 高新区如何推动产业创新?胡钰说:“我现在在清华依然在做创新,我成立了清华大学文创组织,把大量的文创资源整合在一起。包括音乐、电视、设计、旅游、版权等等。实体产品的创新,既是技术品,也是艺术品,更重要的是创新要以需求为导向,现在人的需求更多的是来自于精神的产品。” 高新区专委会副会长、盛景网联合伙人杨跃承认为,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新区就是核心载体。第一,高新区到了战略转型提升的新的节点;第二,园区的发展应该从重资产向轻资产运营转变;第三,打造平台更多的平台经济;第四,注重链接。开放创新、协同创新,更多的是怎么去高效、低成本、高质量地整合资源,提升人才的流动性;第五,供给侧的改革。要做到引领,就是高新区要加大高质量供给的提供。 中国科技开发院院长申长江说,提升的关键在改革,改革的关键点在市场化,市场化配置资源,但市场化的关键就是体制机制的问题。从管理体制上最关键的还是市场化。还有环境建设,除了传统的教育、医疗之外,现在更重要的是要把高新区网络交通、能源这些方面提供的非常完备。同时高新区的提升就是要做行业的引领者,做区域创新驱动的先锋。 武汉市原常务副市长袁善腊表示,高新区最大的优势还是科技创新,企业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联想也好,华为也好,腾讯也好,都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但是现在评判企业的标准更多的还是规模,这对高新区的建设来说还是有一定压力的。最近美国评选了最具竞争力的企业,第一是苹果,第二是微软,第三个是谷歌,评判的标准还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高新区改革专委会副会长、中关村杂志社社长卫汉青指出,《中关村》杂志创刊14年,坚持立体化办刊。从2006年起,连续承办了北京科博会的中国高新产业国际论坛和中关村创新论坛等活动,报道了一系列具有中关村精神的企业家,从2010年连续开展了60多场“企业家进校园”等活动。“我们就是为大家做好服务工作,为你们擂鼓助阵。各个园区有一些典型,可以为我们提供线索,我们会全力跟进报道。”卫汉青说。 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会武认为,创新决策非人为因素的免责。所以在创新过程中的非人为因素的免责是不是需要向更多的机构宣传。“我们在为企业走出去服务上,想想园区该凝练什么话题,这也是让软的东西走出去。我们希望提供更多的话题,做更多的研究,为中国的体改,为中国科技的创新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刘会武说。 “中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事业是一个开创性的事业,它对中国的经济、科技发展发挥的作用,随着时间延伸会看得越来越清楚。现在跟过去比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在我们是在寻求一条更好的路,而不是不走这路条。所以这也是很大的变化。”原科技部部长、中科院院士徐冠华认为,高新区发展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是政府集中力量设计战略性的领域,集中支持,尽快形成产业;另外一种形式就是创造环境。只要看准就可以把这些独角兽企业更快地培养起来,而且在市场中不断发展壮大。 徐冠华表示,新形势下,中国的高新区应该更加重视人才的培育和引进,高端人才始终是引领高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实际工作中,为这些人才创造适宜的创业环境,就是高新区的竞争力。 高新区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区,目前应更多关注人才问题,更多强调以人才为中心,认真研究怎样稳住人才、留住人才、招揽人才。他表示,高新区人才计划宜做得“小而精”,要加强市场化的人才结构建设,市场化的猎头机制能够实实在在地解决人才问题。 “我是火炬计划的老战士,希望火炬计划能够继续向前发展,也不辜负老一代人的希望,他们是开创者、开拓者,我们是继承他们的事业,把事业开拓起来,一定要让火炬这面旗帜不倒,看到希望。”徐冠华说。

文章来源:《中国高新科技》 网址: http://www.zggxkjzz.cn/qikandaodu/2020/0529/334.html



上一篇:中山火炬高新区大事记
下一篇:温氏成功的商业逻辑

中国高新科技投稿 | 中国高新科技编辑部| 中国高新科技版面费 | 中国高新科技论文发表 | 中国高新科技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高新科技》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