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高新科技》征稿要[05/29]
- · 《中国高新科技》投稿方[05/29]
- · 《中国高新科技》收稿方[05/29]
- · 《中国高新科技》栏目设[05/29]
- · 《中国高新科技》刊物宗[05/29]
西安高新区:“硬科技”之花灿烂绽放(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硬科技创新发展离不开创新平台的赋能。近年来,西安高新区围绕“硬科技”发展,抢抓“秦创原”建设机遇,加快构建包括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点实验
硬科技创新发展离不开创新平台的赋能。近年来,西安高新区围绕“硬科技”发展,抢抓“秦创原”建设机遇,加快构建包括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平台、产业示范平台的多层次创新平台体系。
硬科技企业借助资本市场腾飞的背后,西安高新区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举措不得不提。其中,“上市十条”等支持企业上市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最高给予1200万元奖励;建立“科技企业-后备企业-辅导企业-审核企业-上市企业”的上市梯度培育机制,引进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服务基地及陕西资本服务中心;提供覆盖上市全周期的“上市五专”服务,包括“专管、专员、专班、专资、专策”;建设千亩上市企业园,为上市企业再投资、再扩产提供空间支撑……
“硬科技”金融释放互乘效应
虽比雁高飞,犹未及青云,硬科技创新发展仍任重道远。未来,西安高新区将继续扛好“硬科技”大旗,把握硬科技发展时代机遇,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将西安高新区打造成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使命践行区、核心引擎区、示范样板区,绘好“硬科技”新名片,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硬科技之花的绽放,得益于金融活水的浇灌。今年以来,西安高新区已有西测测试、天润科技、农心科技、诺瓦星云、华达股份5家硬科技企业顺利过会,进一步壮大了资本市场的“西高新”军团。
一时间,西安高新区各类硬科技创新成果层出不穷。紫光国芯凭借其SeDRAM(异质集成嵌入式动态随机存储器)技术,成功斩获“中国芯”年度重大创新突破产品奖;西安交叉核心院芯片中心研发的“启明920”芯片实现了高新区在智能芯片领域的重大突破;中科微精承担的飞秒激光超精细微圆孔制造装备项目突破了光束扫描技术、自适应定位技术等七大关键技术;华秦科技航空航天的高温隐身技术、先进伪装技术、高效热阻技术等先进技术填补国内产业化空白……
硬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其发展规模和水平直观体现了西安高新区“硬科技”的竞争力。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西安高新区已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3462家,1821家企业参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同比增长39%;累计规上企业达859家;新认定瞪羚、独角兽等高成长企业195家。
“硬科技”机制激发内生动力
紧握项目“抓手”,方能撬动产业“引擎”。聚焦硬科技产业领域,高新区以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实施八大强链行动,如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优势,落地奕斯伟硅片项目二期等光子产业项目,2021年全年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2692.95亿元;延伸航空航天产业链条,支持西工大“三航小镇”等项目建设,不断提高空天动力技术水平;推动高端装备产业健康发展,落地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中国西电集团智慧产业园等百亿级重大项目;推进生物医药前沿技术研发,蓝极医疗研发出世界首台输出功率 30W 蓝激光手术设备……
又到一年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近年来,“硬科技”的花火从西安高新区诞生、蔓延、花开全国,并上升至国家话语体系,成为引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引擎。
主编:姚启明
时间回溯至2020年,西安高新区近三年新增上市过会企业23家,其中7家硬科技企业登陆科创板,累计境内外上市企业共64家,硬科技金融硕果累累。
何谓“硬科技”?在当前科技与经济发展形势下,硬科技是指事关国家战略安全的重点产业领域、重大关键产品、重点环节上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其具有战略性、原创性、关键性、引领性、基石性、时代性等六个方面的特点。
“硬科技”平台承载力持续巩固
“硬科技”全要素加持下,西安高新区“55611”产业体系加速形成并呈现出聚集效应。据统计,西安高新区高技术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40%,2022年上半年,高技术产业产值增速超30%。
而在西安高新区,从多届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成功举办到首个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加速创建,从众多“卡脖子”技术难题攻克突破到
文章来源:《中国高新科技》 网址: http://www.zggxkjzz.cn/zonghexinwen/2022/0917/1244.html